油藏软件开发(油藏模拟软件eclipse使用)

2024-06-05

埕北潜山油藏描述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1、摘要 针对埕北古4井区东营组油藏特有的地质特征,在深入分析埕岛油田东营组相似区块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储集层预测技术、数值模拟方法以及初步的经济评价,对该井区的储集层分布进行了预测;对其关键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优化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开发方案部署。

2、埕北30潜山原生孔隙不发育,对油气富集高产起决定作用的是次生孔隙,具有缝、洞、孔三大类,另外,荧光分析发现,其基质也具有一定的储油能力。埕北30潜山孔隙度解释主要使用由 Schumberger公司引进的Petrophysics软件包进行解释,核心程序是ELAN,解释时需结合岩心分析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

3、这里以埕岛油田为例介绍试井资料在油藏开发方案编制中的应用。该油田自1988年以来,进行了20多次的试井工作,其中埕北12井是埕岛油田第一口试井的探井,许多井经过了两次试井。

4、进一步,第四章聚焦于富台潜山油藏露头岩心规模裂缝网络模型,通过实际岩心研究揭示了裂缝网络的结构和作用。第五章,富台潜山油藏三重孔隙结构测井储层网络模型,详细解读了通过测井技术所构建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这对于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现代油藏描述是应用地质、物探、测井、测试等多学科相关信息,以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为理论基础,以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岩性学、油藏地球化学为方法,以数据库为支柱,以计算机为手段,对油藏进行四维定量化研究并进行可视化描述、表征及预测的技术。

中深层隐蔽油气藏滚动开发技术——以胜坨油田坨块沙二段砂组岩性油藏...

摘要 胜坨油田沙三段下亚段—沙二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生储盖条件非常优越,易形成岩性油藏。

目前在沙二段油藏中没有发现典型的沙四型原油,但是在沙四段储层和洼陷边缘的浅层油藏中均已经发现了典型的沙四型原油,如面1井沙三段原油(1210~1239m),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十分相似,表明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也说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确实有过生排烃过程,是牛庄洼陷的有效烃源岩。

三)中深层油气藏地震描述关键技术 针对沙四-孔店等中深层砂岩油藏勘探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地震资料特殊处理、储层沉积背景分析、正演模拟、地层压力预测及相控多属性储层综合预测等诸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以沙四上滩坝砂岩油藏为代表的地震描述技术流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如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的木日格腾一段湖底扇和苏布腾一段扇三角洲岩性尖灭油藏等。 (二)岩性透镜体油气藏 成因 岩性透镜体油气藏是指四周被不渗透层所包围的各种透镜体、带状体或不规则体储层,所形成的油气藏。

油藏描述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1、现代油藏描述是应用地质、物探、测井、测试等多学科相关信息,以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为理论基础,以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岩性学、油藏地球化学为方法,以数据库为支柱,以计算机为手段,对油藏进行四维定量化研究并进行可视化描述、表征及预测的技术。

2、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在我国海上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外合作期间引进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一项融油气田地质、开发地震、岩石物理、油气藏工程研究等技术为一体的油气藏地质综合研究。中国海油使用这项新技术以来,取得了很多曾引起国外专家高度重视和肯定的成果。

3、根据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的事实,结合矿场应用的需要,油藏工程计算选用了水驱特征曲线法、渗饱曲线法、无因次注入采出法、物质平衡法、水线推进速度法等5种方法[1,4,5]。 1)渗饱曲线法 水驱油实验中岩样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综合反映。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孤东油田七区西的应用

孤东油田七区西是典型的整装大油田,目前已处在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进一步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摘要 在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中,精细油藏建模、剩余油描述、油藏描述计算机应用等取得了较大深化与发展,并在现场实施中收到显著效果,预计可提高采收率67%,增加可采储量158×104t,其中,按中间研究成果新打的10口井投产后已累计增油9088t。

在充分利用取得的三维地震资料、岩心描述和测井数据,通过对油藏精细描述,弄清了油田储集层分布及变化、孔隙结构、油水分布规律,建立了油田地质模型、油藏模型这样一个完整的模拟体系。这项技术应用于绥中36-1油田试验区可采储量标定、秦皇岛32-6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流花11-1油田动态分析中。

因此,精确描述油藏地质特征,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是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 断裂系统描述 油藏数值模拟区纯2断块及纯69断块沙四段上亚段纯化镇组油藏是一个被四周断层切割遮挡的封闭型、多油组、多油水系统的低渗透、低饱和压力断块油藏,含油区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条带状。

油田地质建模是对油田的构造、储集层以及其中的流体性质的全面概括,也是油藏描述的继续和最终成果显示。在开发中地质模型不仅为油藏地下的静态、动态分析提供地质依据,也为油藏工程研究中的数值模拟提供基本的地质框架。中国海油在海上油田建模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地质建模技术,以满足指导生产的需要。